十年,不长。不过是从律师到检察人的距离,我脱下了律师袍,穿上了检察蓝。蓝色的上衣和西裤,金灿灿的检徽,成为了我每个工作日的标配。
十年,不短。我亲历了反贪工作的艰辛与成就,见证了12309检察服务中心的开花与结果,参与了民事、行政检察的改革与创新,也在翻滚的检察改革浪潮中完成了自我成长与蜕变。
十年,我回溯了青年时光,转换了职业赛道,握紧了个人与时代的接力棒,连续2届“全省民事检察业务办案能手”“四川好人”“沿滩道德模范”让我给自己的过往交上了一份无悔的答卷。
今年是我从检的第十年。年初,我从控申岗位回到行政检察岗位,担任第二检察部副主任,对我来说这是十年磨一剑的历练。
张军检察长曾这样说行政检察:“近乎于荒漠,才更有可能画出新美的图画,面对困难,迎难而上,才应当是我们的共同选择。”
作为行政检察的拓荒者,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些体会。
根据市院党组一四四一工作思路,全市检察机关行政检察条线确定了12名储备人才,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,在案例引领+实战培训模式下,我和同伴们开启了行政检察从初识到克难、攻坚的“升级打怪”历程。
虽然我曾于2013年—2017年期间在民行科工作。当时,科室只有科长和我两个人,人员配备少、年龄偏大、案件量也非常少,且办理的多为民事案件,行政案件,大概一年都遇不上一两个。那个时候,行政非诉执行,压根儿没听说过。
在今年全市检察工作推进会上,市院第五检察部雷主任首次向全市检察机关介绍了这个学步晚、资质平、成长慢的行政检察,也让大家看见了属于“小政”的风貌、困顿和风景。
雷主任的发言让我感同身受,重回行政检察条线九个月,对比我五年行政检察的工作经历,我感受了从认识到再认识的过程,我深深感到,行政检察有前途,自贡行政检察有希望。
首先,人民群众对行政诉讼监督的期望越来越高,行政检察监督是人民的名义。近年来检察机关受理的行政申诉案件数量大幅度上升,行政检察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为适应这种发展需要,2019年,最高检主动从供给侧进行机构改革,单设行政检察机构,以前刑事检察一枝独秀的局面已经改变,“四轮马车”承载着检察事业不断前进的观念正逐步形成。加强行政检察办案力量,提升行政检察工作水平,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的行政检察产品,已经成为检察人员的共识。
第二,顶层设计、一把手工程引领着行政检察的方向,行政检察的道路越来越宽广。最高检《人民检察院行政诉讼监督规则》目前正在修订,即将公布。该规则将进一步明确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、受理条件、调查手段、监督重点等多方面行政检察工作职责、权限和要求,保障和规范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检察职责,这既是检察机关未来行政检察工作的具体指引,也再次体现了最高检对行政检察工作的重视。在自贡,行政检察是绝对的一把手工程。早在2019年初,黄国清检察长就倡导出台加强行政检察工作的意见,2019年4月,更是全省率先开展内设机构改革,实现行政检察人员提前到位,这为自贡行政检察工作名列前茅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第三,事业兴旺关键在人,行政检察的人才正冉冉升起。要做实行政检察、补齐短板和弱项,人才是核心竞争力。作为基层检察人员,案件线索怎么找?调查核实怎么规范?结果监督案件怎么办?都是困扰我们的难题。哪怕干过五年民行工作,非诉执行违法点位有哪些,我也无法迅速进入角色。所幸,市院党组确定了三个条线的储备人才计划,开展案例引领+实战培训人才培养。
我本以为,走个形式,谁知道第一次见面会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,一件土地违法结果监督案件、两件非诉执行监督案件,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实案例,三小时,每个人发言、有理有据有节,从员额检察官到助理、书记员,争论得面红耳赤,讨论得热烈非凡。我看到,这是知识的碰撞,也是行政检察的希望!市院还确定了三个师傅,每人带三个徒弟,因为年资长,我也成了师傅,正是这个师傅,让我更加觉得本领恐慌,更加注重对行政检察业务的学习!这是压力,更是动力!
当然,工作中,我更清醒地看到当前行政检察工作中,还面临着很多困难,监督难度大、监督刚性不足、监督效果不够明显都客观存在。
不过我们也欣喜的发现:
我们小小的努力
化解了20年的矛盾,
换来了上访户的信任,当事人送来了锦旗;
我们多次的沟通,
换来了隔壁公司接受监督的共识,
监督格局正逐步形成;
我们服务社会治理的工作态度
得到了行政机关的认可,
他们对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寄予了厚望!
毫不否认,行政检察工作前景美好,从事行政检察工作的确很光荣,但要真正做实行政检察工作、取得理想成绩,绝非易事。
作为行政检察工作的拓荒者,我想说:你怎么样,行政检察就怎么样。如果你觉得行政检察有困难,你就去改变它。如果每个行政检察人都活成一束光,那么,行政检察就必将是一轮闪耀的太阳!
|